黃日香家族故事
第二代黃伯鴻說父親(第一代黃屋)的生意因為戰爭,市場蕭條而失敗,當年也正是由於家庭經濟不易維持,黃伯鴻的母親(黃邱露)才想做豆腐小本生意開點錢源。 當年大溪的進出貨品都是日用雜貨,吃食反而少,黃伯鴻說:「在我家做豆腐、豆乾之初,大溪的豆腐、 豆乾都仰賴別的地方挑來大溪賣。那時候吃得起豆乾算是件了不起的事。」大溪本地人,當時雖有人從事豆腐、豆乾的生意,卻因品質不好,大溪本地人都是向外鄉挑來的豆乾攤購買。 黃伯鴻說母親早時曾向鄰居老太婆學會豆腐製造的程序,對於食品加工方面極感興趣,做豆腐、豆乾正合她個性。
民國十三年,黃家豆乾生意正式開張。 黃伯鴻說:「剛開始做,外鄉來的豆乾與我們還有點別苗頭。後來,母親技術愈做愈好,又佔地利之便、新鮮、便宜,大溪人便開始向我們家買豆乾。」大約一年之後,外鄉的豆乾攤販便完全在大溪絕跡了。 當時每天黃家要做三、四十公斤的黃豆,黃伯鴻說:「那時的黃豆來自滿洲,大連港出口的,沒有缺貨之餘。」剛開始黃屋所做的並不是今天的五香黑豆乾,而是不加味的白豆乾。白豆乾做了三、四年,生意愈來愈大。不過白豆乾頂多可以放十二小時,過了時,便發軟發酸。白豆乾有保存上的困難,在銷售地理上就有了困難,無法賣到更遠的地方,這對黃家豆乾生意有很大的影響。黃邱露當時想,要使豆乾保存久一點只有把它弄鹹,黃伯鴻說:「大溪的產業煤礦當年也是很發達的,到處都在挖,復興山內更有伐木場,工人多,配飯喜歡豆乾。那時工人就很喜歡我們做的豆乾,風味獨特。」弄鹹後的白豆乾果然受到工人歡迎。有一段時間,大溪黃家是以賣鹹豆乾出名。但這時的豆乾,慢慢也用焦糖染成淡淡的黃色,焦糖是將蔗糖煮焦之後的黑黏糖膏。那時黃家的豆乾,並沒想到要用焦糖染成像今日的黑豆乾一樣,只是想加點色,幫助防腐而已。 後來,黃伯鴻的兄長因盲腸炎住進臺北紅十字會醫院,兄長住院期間,黃伯鴻去照顧他,總不忘帶些自家做的黃色鹹豆乾去送給同病房的患者吃。 很巧的是,與兄長同病房的一位來自台東的周先生,是名糖業公司的技師。周先生一看黃家做的豆乾,便知道是用焦糖染色,便與黃伯鴻聊起煮焦糖的方式。周先生說豆乾防腐與否,與染色的焦糖關係重大,焦糖煮得好,染起來的豆乾不容易爛,不容易酸,焦糖煮不好,豆乾就跟著易腐壞。民國二十來年,黃家黑豆乾便上市了。
起初,一般人似乎沒辦法接受黑漆漆的豆乾,生意稍差了一陣子,黑豆乾製出來時,五香味也已同時調理進去,這樣的豆乾不但質感好,嚼起來五香味濃,逐漸才受大家歡迎。那時做豆乾,都是用手磨黃豆,產量很有限,即便如此,一天做了百餘公斤的黃豆。這段時期仍是黃屋主計家庭經濟,黃家還兼做樁米所與麻油行,豆乾、米、油三項生意此後,愈做愈順。於民國四十八年先祖黃屋退休,將產業分成三份,油、米事業交由大兒子黃伯輝,農地交由二兒子黃伯民,豆腐業交由三兒子黃伯鴻,剛接下豆腐業的黃伯鴻在當時利用搖著鈴鐺沿街叫賣的方式販售豆腐及豆乾。延續經營,即為現在的 「黃日香」。「黃日香」店名由來:因過去所經營的搾油業,香味萬里飄香,後來做豆干時也希望萬里飄香,黃家日日香,故而取名「黃日香」。在第二代的帶領下採企業化經營,日前以第四代為主要經營團隊,至今第五代也加入經營,讓黃家家族事業代代相傳,永久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