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井的故事
大溪、豆乾意象,相連在一起,是黃家費了數十年近百年的功夫掙來的,其間所歷辛苦,豈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黃日香的豆乾能數十年保持同樣的美味,第三代黃文彥說:「要歸一部份的功勞給後院的井。」水質優等,使豆乾製造在質料上得先天優勢。這口井是第二代黃伯鴻分家之後才打鑽的。第三代黃文彥說:「打井的時候,直下數丈之後頂中了石塊,才決定向橫的打,結果打中了大水源。」第二代黃伯鴻每談起這口井,表情愉悅直讚說:「衛生局化驗的報告說,這口井是軟水。」每年定期檢驗,成績從來都是甲等。第三代黃文彥說:「自來水質都沒有這口井的水質好,這點連自來水廠都承認。」他說,不管出日下雨,乾早雨季,這口井的水都是平平穩穩,一點不受外界影響。
第二代黃伯鴻說:「這口井民國五十八年左右開的,這麼久以來,水利充沛,就像新鑿的一般。」第三代黄文彦説:「水質好,豆漿就好,做出來的豆乾更沒話說。」說起家中的這口井,有一段有趣的歷史。這一口井當時要挖鑿的時候,有一位長輩提及,說:「大溪内柵仁安宮的玄壇元師對挖井特別厲害,建議去奉請祂。」到內柵拜祂時,不斷地祈求,祂認為必須親自到家中監督挖井,當金尊下到古井裡時,在一旁擲筊,從一尺直到八尺依然沒水也沒有聖筊,直到十八尺(台尺)才擲到聖筊。在十尺的位置有一顆大石頭,移開石頭,便有水不斷湧出。第三代黃文彥爲感念祂,發願農曆每月初一和十五前往廟裡祭拜,直到今天由第四代接棒。